AI芯片“群雄逐鹿”:Arm或于2025年量产AI芯片 软银重资押注

发布时间:2024-5-14 17:47    发布者:eechina
关键词: 人工智能 , AI芯片 , Arm
来源: 21世纪经济报道

在日前因财报指引不及预期而股价暴跌近9%后,软银集团旗下子公司Arm被曝出计划自研人工智能 (AI) 芯片,并力争在明年推出首批产品。

据悉,Arm公司将成立AI芯片部门,目标是在2025年春季打造原型产品,并将于当年晚些时候实现量产。量产工作将外包给芯片制造商。这项计划或将使Arm公司增加数千亿日元的开发成本,预计软银集团将出资。

得益于AI大模型数据训练的需求驱动,多个巨头公司纷纷押注AI芯片领域。这其中,英伟达独占鳌头,其他芯片巨头也在持续发力以希望在强劲发展的AI芯片市场占据一席之地。例如,英特尔4月推出新一代AI芯片Gaudi 3;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本月初也强调,为了加速追赶英伟达,今年晚些时候新AI芯片即将登场。

库克上周则公开表示,该公司“非常看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机会”,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更多公告。其最新发布的iPad Pro采用新型M4苹果芯片,并被外界评价为“一款极其强大的人工智能芯片”,可用于快速将视频中的主体与背景隔离开来。

“外表看起来,(ChatGPT和大模型)‘爆炸’是一夜之间发生的。但事实上,我们Arm为了这一刻准备了很长时间。”Arm高级副总裁兼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 Mohamed Awad于去年年底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,传统服务器系统架构在AI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传统的系统架构很难满足AI应用所需的大量数据和计算量。因此,现在需要定制CPU、GPU和软件生态,以解决基于AI技术的复杂应用场景。

AI芯片需求飙升

作为AI大模型训练最重要的底层基础设施,AI芯片的需求在近年来急剧上升,但受制于供给能力,其缺口正在日益加大。

近日,全球两大内存芯片供应商SK Hynix 和 Micron双双表示,他们的高带宽内存芯片已经售罄,2025年的库存也几乎售罄。晨星(Morningstar)的股权研究主管 Kazunori Ito 在上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:“我们预计整体内存供应在2024年将保持紧张状态。”

与此同时,AI 芯片的需求也推动了高端内存芯片市场的增长,这为三星电子和 SK Hynix 全球两大内存芯片制造商带来了巨大利益。虽然 SK Hynix 已经向英伟达供应芯片,但据报道该公司正在考虑三星作为潜在供应商。

这其中,高性能内存芯片在训练大型语言模型(LLM)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LLM 需要这些芯片来记住与用户之前的对话和偏好的详细信息,以生成类似人类的回答。

纳斯达克 IR 智库的主管 William Bailey 表示:“这些芯片的制造更加复杂扩大生产一直很困难。这可能导致2024年余下的时间和2025年的大部分时间供应短缺。” 市场情报公司 TrendForce 在三月份表示,HBM 的生产周期比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常见的 DDR5内存芯片长1.5到2个月。

为了满足飙升的需求,SK Hynix 计划通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先进封装设施以及韩国的 Cheongju 的 M15X 和 Yongin 的半导体集群进行投资,扩大生产能力。三星在四月份的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,其2024年的HBM位供应 “较去年增加了三倍以上”。

除此之外,作为日股“七武士”之一的芯片设备巨头东京电子近日也表示,预计截至明年3月的新财年营收将增长20%。东京电子首席财务官Hiroshi Kawamoto在线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:“我们看到与先进逻辑和存储芯片相关的投资正在复苏和扩大。”这可能反映了市场对人工智能芯片的持续需求。

东京电子相关人士在新闻会上还表示:“市场对尖端逻辑芯片的需求正在恢复,包括对2nm试验生产线或3nm量产生产线的投资也在加大。”

软银支持

乘着AI浪潮的“东风”,芯片设计公司Arm自去年9月首次公开募股以来,备受资本市场关注。截至目前,Arm公司的股价已较发行价翻了一番,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。当前Arm的主营收入为收取芯片设计专利费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根据其Arm日前发布的2024财年第四季度(截至今年3月)财报及下一财年(截至明年3月)营收预测,其经营情况并不乐观。

在上一财年第四财季(截至3月)中,Arm收入增长47%,至9.28亿美元,好于分析师的预期8.756亿美元。经股票薪酬等因素调整后,第四财季每股盈利为36美分。也超过了每股30美分的普遍预期。

Arm预计当前第一财季(截至6月)营收在8.75亿~9.25亿美元,中间值为9亿美元,好于分析师平均预估为8.575亿美元。

但是,Arm预计全财年营收在38亿~41亿美元,中间值为39.5亿美元。而市场普遍预期为39.9亿美元。Arm预估全年每股盈利为1.45~1.65美元,中间值为1.55美元,分析师平均预估为1.54美元。

ARM日前的财报发布会上,ARM公司CEO雷内·哈斯(Rene Haas)表示:“ARM是一家平台公司,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两三年内,ARM生态系统将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。”

因此,在智能手机之外,近年来ARM的业务也拓展到数据中心、汽车、AIPC等领域。哈斯在财报会议上谈到生成式AI带来的机遇时表示:“从云端、GPT到Llama,所有AI工作负载都依赖并运行在ARM上,这种需求不断增加。”

而Arm在财务上的成功也再一次坚定了其背后股东——软银“重仓”人工智能领域的决心。

据媒体报道,软银集团正通过出售旗舰愿景基金投资组合中的资产,为可能进军人工智能和相关硬件做准备。除了自研AI芯片之外,软银还计划将AI与数据中心、机器人、发电厂等领域结合起来。

本月早些时候,软银领投了英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Wayve的C轮投资。Wayve称已从该轮投资中筹集了10.5亿美元,将利用这笔资金开发和推出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“嵌入式人工智能”技术。另据美国彭博社5月8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,软银集团正就收购事项与AI芯片制造商Graphcore进行谈判。

软银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乐观,他曾在2023年10月的采访中表示,通用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航运、制药、金融、制造和物流等行业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eechina.com/thread-857014-1-1.html     【打印本页】

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,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;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| 立即注册

厂商推荐

相关视频

关于我们  -  服务条款  -  使用指南  -  站点地图  -  友情链接  -  联系我们
电子工程网 © 版权所有   京ICP备16069177号 |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